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早上好!
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:让集体主义精神在校园绽放
传说释迦牟尼曾经问他的弟子:“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?”弟子们答不上来。释迦牟尼说:“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,它就永远不会干涸了。”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:“每个人应遵守生存的法则,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,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。”这些古今中外的至理名言长期以来在教导着人们,锤炼着中华民族“团结统一”的集体主义精神。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所推崇的精神,并作为文明的内核,延续至今。
是的,个人离不开集体,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。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,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。对于我们学生而言,学校、班级是我们学习、生活的乐园,也是我们最亲近的集体,我们的荣辱与之息息相关。只有明白了这一点,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到集体当中。
学习上需要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努力,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。拿班级常规来说,按时到校、自习课安静、环境卫生搞好、说话用语文明等等,这些都是有关集体荣辱的行为。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可却不曾认识到这些小事上的不到位,恰恰反映出了某些人责任意识淡薄,缺乏足够的集体主义观念。试问,在我们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这座美丽的校园里:还有多少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到校?还有多少同学在打了预备铃后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?还有多少同学在自习课上没有降低说话的分贝?还有多少同学在大扫除时说说笑笑或提前离岗?还有多少同学看到教室或楼道里的纸团绕道而行?同学们,你我都是班级、学校的一分子,荣誉是集体与我们每个同学所共有的,你的言行直接影响了班级、学校的形象,我们有义务、有责任团结在一起,为我们的集体,也为我们个人争得荣誉,而不是让班级甚至学校蒙羞。我们每一个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与集体荣辱与共,才会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,才能从内心上去主动关心、爱护集体,乐于为集体添光彩,为集体出力,才能在集体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。
团结就是力量,集体主义精神的另一内涵就是发扬团队的精神。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集体中我们只有团结协作,互相配合,互相帮助,才能共同进步,推动我们集体不断成长。在学校生活中,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:班级或小组研究决定要开展一个活动,因不合个别同学的意,他就我行我素,甚至不参加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?原因是这些孩子心目中缺乏集体观念,不知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。如果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火炉,班里的每个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,温暖的班集体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,这是靠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集起来的。
我们要能在集体中求大同 存小异,善于团结他人,齐心合力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让我们的班集体因为团结而更加强大,让我们的学校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下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,让班级和学校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。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高一一班全体师生
2018年6月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