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目标
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常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,加深对祖国、对社会主义、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,逐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二、内容
(一)认知
1.学会运用辩证的、历史的观点,进一步认识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各民族群体的创造,对世界文明史有巨大贡献,懂得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成果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关系。
2.学会比较全面地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、人口、民族、环境等状况,初步树立科学资源观、人口观、民族观、环境观,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,“一国两制”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。
3.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含义,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史、创业史、建设史,懂得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,学会用历史的、全面的、发展的观点观察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,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。
4.初步认识我国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对外政策,了解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竞争激烈、科技发展迅速的挑战时代。懂得世界范围的经济竞赛、综合国力竞赛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,懂得在对外开放中,既要学习外国一切优秀成果,又要抵制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。
5.正确认识个人、集体、国家三者的关系,懂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,懂得人生价值的意义,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和祖国富强、人民富裕联系起来。
(二)情感
1.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、自尊心和自信心。
2.以改革开放、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,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。
3.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含义,居安思危,艰苦奋斗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。
4.以基本国情、基本路线以及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,激发学生发愤读书,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、为人类作贡献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紧迫感。
(三)行为
1.认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,了解乡情、国情、关心国际形势,学会运用科学方法,观察分析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现实问题。
2.全面提高素质,培养个性特长。把今天的学习生活同明天的建设重任联系起来,努力做一个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。在高中毕业的职业选择上,把个人的志愿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。
3.关心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,敢于同破坏公共财物、扰乱社会秩序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。热爱解放军,适龄青年学生要依法兵役登记,符合条件的,应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。
4.共青团员应学习党章,参加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,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。